记忆分层
- 幻乐真梦
- Dec 21, 2024
- 10 min read
概要
2024.11.30-22.43.48
遗忘是背叛的开端。
2024.12.16-07.27.34
遗忘是最初的背叛。
遗忘是背叛的开端。
2024.12.21-09.57.15
存在的同时必然对应产生其感知方式。
就像有声音的同时就必然存在感知声音的方式。也就是听觉和声音是相生的。
2024.12.21-09.58.38
而且我一直觉得听觉和视觉触觉不同。更加抽象无形。比起和五官五感一起归为Se。我偶尔有一种听觉应该属于Ne的冲动。就像直觉属于Ni。感觉属于Fi。触觉嗅觉味觉视觉属于Se。
2024.12.21-10.02.00
知觉是统称。但强调有清醒的自我意识。
2024.12.21-10.54.11
知识沉淀为认识。认识升华为认知。
沉淀是Si。升华是Ni。
是从外在到内在的过程。从别人的到自己的过程。
是从有形到无形的过程。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2024.12.21-10.56.44
事件是发生的客观事实。Se。
经历是事件对个体的客观影响。Se。
体验是个体对经历的主观认识。Si。
记忆是个体对体验的内化印象。Si。
2024.12.21-11.04.38
记忆是Si。
记忆强度与Si功能在人格中的顺序有关。也就是与Si认知功能的所在位置排序有关。
记忆内容与每种人格中与Si配合使用的其他认知功能密切相关。Si决定了记忆的内化方式。而与之配合的其他功能组合顺序相当于额外的滤镜。决定了记忆内容的指向和记忆惯性的倾向。
也就是这个人主观偏好以哪种视角看待自己的经历从而形成记忆。因此即使经历相同事件的不同人。对事件的体验与印象也会各有不同。
2024.12.21-11.23.43
但其实Si的内涵远不止于主观记忆。
Si有追根溯源的倾向。也就是回溯性。
一切以先后顺序为条件发生的事件。依次序一步一步开展的事件。都与Si有关。
也正因为如此。Si与时间中过去的部分密切相关。又因为在物质层面过去事件必然是单一的确定性。结合Si的回溯性与次序条件。Si一定程度上也就代表了规律。因此Si功能的人善于总结规律。
人们通常误以为轮回的是时间。但其实在物质层面时间确实是线性不可逆的。周期性轮回的是规律。
短期暂时性的规律是现象。永恒不变的规律是真理。其依据是真理的秩序。
2024.12.21-11.44.41
以上是Si在客观概念上的内涵。而Si在主观概念上。包括了记忆。印象。使命。积淀等多种内涵。
但凡主观必定涉及个体意识。也就是Fi。所以无论Fi作为人格中的第几功能。哪怕顺序再靠后。也都对个体的自我意识和主观记忆影响深远。
2024.12.21-11.15.20
也就是Si与Fi功能的组合效果。主观记忆与意识层次的相关性。
2024.12.21-12.00.34
正如意识Fi分层。记忆Si同样分层。
浅层记忆。有意识或者叫前意识的记忆。是我们知道的事。记得的事。有印象发生过的事。这些事中包括有形的事件和无形的信息。
中层记忆。潜意识的记忆。是被我们的前意识忽略或遗忘的事。经历过但没注意。知道过但没在意。发生过但没印象的事。这些被后台储存在潜意识中。有可能在看到某些东西或再次经历类似事件时被重新唤醒的记忆。或者即使没有被唤醒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我们后续的行为和判断。
深层记忆。无意识的记忆。是被屏蔽掉的记忆频段。未接收的记忆频段。比如出生前的记忆。肉体之外的灵魂记忆等。封印这些记忆与人生体验之于灵魂之旅的意义密不可分。但这些记忆也只是暂时隐去了内容的表象。烙印在灵魂中的实质是忘不掉的。
2024.12.21-12.23.10
严格一下几个概念的定义和用法。避免我之前有不严谨的地方。
有意识。前意识。潜意识。无意识。
有意识对应无意识。前意识对应潜意识。
多数情况下。有意识和前意识可以通用。无意识比潜意识更加深层。
有无侧重自我意识前提。个体是否知道事件发生在自己身上。
前潜侧重层次。前意识是浅层意识。潜意识是中层甚至深层意识。
所以浅层的前意识通常是有意识的。深层的潜意识通常是无意识的。但都有例外。在个体集体与整体的范围上作区分。
越浅层的意识越偏向个体。越深层的意识越偏向整体。
2024.12.21-13.11.04
中层意识的概念范围较为模糊。包括个体意识中深层的部分。集体意识中深层的部分。
相对个体意识而言。集体意识本身又是更加深层的。但相对于整体意识而言。集体意识又是相对浅层的。所以从这层意义看来也是中层意识。
以人类粗糙的语言大致粗暴地分为三层。但其实多重概念组合起来划分就变得无比细致和复杂了。但这样分类过于表象。不影响问题实质。意义不大。画图整理概念关系。
2024.12.21-13.16.39
以自我意识为中心。代表个体意识。下方是集体意识和整体意识。
个体意识和集体意识分为浅层意识和中层意识。浅层意识包括前意识和有意识。分别对应中层意识中的潜意识和无意识。
整体意识属于深层意识。包含集体中的每个。
意识分层的最深层是意志中心。概念上的中心。并非有形的物质中心。
2024.12.21-13.22.46
自我意识向上是灵魂。是个体意识向内主观的部分。是情感的上位概念。情感由情结升华而来。情结由情绪沉淀而来。
灵魂再向上是精神。是个体意识对外相对客观的部分。但其实本质还是主观的。是思想的上位概念。思想由思维升华而来。思维由思考沉淀而来。
2024.12.21-13.35.21
所以说。情绪形成情结诞生情感。思考形成思维诞生思想。这也是由浅入深的关系。
而情绪与思考源于生活。也就是之前所说的事件。
经历内化为体验。体验沉淀为记忆。记忆升华为感知。
信息内化为知识。知识沉淀为认识。认识升华为认知。
13.41
所以生活其实是原料。生活中的事件和经历其实是素材库。由外而内经过个体一系列反应处理。成为健全的人格。完整的灵魂。卓越的精神。这就是人生的意义。
生命的目的在于实现。肉体是灵魂的载体。肉体辅助灵魂实现。将意识层面的想法带到物质层面完成。现实是意志的实现。
2024.12.21-13.48.48
我之前说。思想对应头脑。情感对应心灵。精神和灵魂是思想和情感的上位。一个再理性的人也会被情感所主导。因为头脑最终是要顺应心灵的。而这里又好像在说精神是高于灵魂的。但这并不矛盾。
心灵支配头脑。是因为情感相比思想更内在。灵魂相比精神更个人。情感和灵魂相比思想和精神更加基础。次序优先自然更加主导。
个体的灵魂对应到集体意识。个体的精神对应到整体意识。
2024.12.21-14.03.12
而精神高于灵魂。是基于认知成长阶段和程度的。
14.08
灵魂只要求自我意识前提。而精神要求了一定程度的意志力。并不是每个灵魂都具备精神。这与灵魂之旅的进展程度有关。
2024.12.21-13.48.48
以自我意识为对称轴的镜面关系。
个体的成长是从人格到灵魂。从灵魂到精神的。其终极是成为零意志。
个体的灵魂对应集体意识。个体的精神对应整体意识。零意志对应意志中心。
2024.12.21-14.19.57
因为集体意识是个体灵魂的总和。而精神是一种超脱了个体的概念。个体可以拥有精神。但不可以代表精神。精神可以属于个体。但不局限于个体。所以精神是一个整体概念。也对应了整体意识。
某个灵魂拥有某种精神。是意志力在这方面强大的体现。当个体的精神完备在每个方面都足够强大。也就托平了意志消除了指向。使意志力进化为零意志。
个体意识因超越自我而成为精神。因其坚定不移而成为意志力。强大的意志力会形成重心引力。其主体成为精神领袖。精神领袖拥有强感召力。是一种被动的人格魅力。当其意志主动指向时就更是一呼百应。但这样就偏离了成为零意志的初衷。
2024.12.21-14.38.10
忽然意识到我最近不是没有灵感了。而是没有问题了。
2024.12.21-15.56.58
凡是生命本质的东西都是不需要借助外力就可以研究透彻的。
还需要找小白鼠践踏其它生命的研究方法。首先就是对生命的亵渎。
2024.12.21-16.09.44
最初的语言学习其实是靠意识投递。
真正要表达的意思是通过意识投递传达到的。和语言没有关系。
而语言的发音和文字从第一次接触就与特定的场景和表意联系在一起。于是后天意识就将语言和语义对应上了。成为语言学习。
这也是为什么学外语的最佳途径是通过语境来学习。身处异国他乡即使听不懂对方的语言。也能大致猜测出对方基本意思的原因。
2024.12.21-16.16.39
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都是记忆。因此都属于Si。只不过时间和层次不同。
短期记忆发生的时间与此刻更为临近。大多比较浅层。属于无关痛痒的细节。当然也会存在刚发生的刻骨铭心的事件。但这些通常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动变成长期记忆。
长期记忆发生的时间较为久远。仍然没有被遗忘。说明大多较为深层。浅层的长期记忆同样存在。但会被记忆淡化粗糙变得模糊。只留下一些印象。比如曾经反复发生的日常习惯此类。
深层的长期记忆。通常在成长体验中具有特殊的意义。除了那些刻骨铭心的大事。即使很多事件本身看起来似乎没那么重要。也可能真实地触动过个体的思想和情感。因此难以忘怀。甚至难以释怀。
2024.12.21-17.30.04
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只要是主动记得的。就都属于前意识。
能够被动想起的。被相同场景。相似情况。相同物件。相近话语。唤醒的记忆。都属于潜意识被重新调回到前意识。
以上这些个体主观上记得的知道的记忆。都是有意识的记忆。
自己甚至不知道发生了。但确实发生过的事。属于无意识的记忆。比如失忆前的记忆。生前记忆等。
2024.12.21-17.36.52
自己甚至不知道发生了。但确实发生过的事。属于无意识的记忆。比如失忆前的记忆。生前记忆等。
2024.12.21-17.37.12
我说认知不倒退。记忆珍贵无法被轻易夺走。烙印在灵魂里的东西是忘不掉的。那么失忆是怎么一回事。
失忆其实是部分Si频段被屏蔽的结果。暂时性地忘记了之前发生的事情的表象和具体内容。但人格实质并不会受影响。所以失去的一切还会重新以另一种形式展开。走上相同的道路。这样想来文明的重启又何尝不是一种失忆。
2024.12.21-17.42.04
所以失忆和我们不知道自己出生之前发生的事情其实是同理的。相对于灵魂而言。这些都是暂时性的体验。当我们领悟到这段体验所要达成的感知。实现了失忆的意义。那些遥远的记忆自然会失而复得。
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已经亲身写下了新的记忆。双重记忆的叠加会使两种体验的意义进一步深化。让灵魂以上帝视角领悟其中更深层次的感知。一切皆有意义。
2024.12.21-17.47.37
其实遗忘本身就是失忆。失忆本身就是遗忘。只不过遗忘是主动的。失忆是被动的。至少语言上看似是这样的。记忆主体是否有能力掌握记忆的所有权的问题。
但人们就认为遗忘很正常。失忆不正常。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就算命运让一个人失忆。也不是被动的。因为命运和记忆都必然又自我主宰。只不过困于肉体有限频段的自己。可能暂时无法在意识上链接更高位格的自我。与自己的灵魂向导达成沟通一致。但很多时候只有自己被蒙在鼓里。才是让认知成长进步。让真相水落石出。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哪怕这个过程需要痛苦。但要记得痛苦与幸福注定均等。
2024.12.21-17.58.13
因为命运和记忆都必然由自我主宰。只不过困于肉体有限频段的自己。可能暂时无法在意识上链接更高位格的自我。与自己的灵魂向导达成沟通一致。但很多时候只有自己被蒙在鼓里。才是让认知成长进步。让真相水落石出。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哪怕这个过程需要痛苦。但要记得痛苦与幸福注定均等。
2024.12.21-17.59.17
有意识的自我是清醒的自我。无意识的自我是我所说的灵魂向导。也就是更高位格的自我。
有意识的自我活在物质层面。肉体限制了八维全频的接收。
而无意识的自我活在意识层面。更高位格的自我能够接收未被肉体滤波掉的八维全频信息。
有意识的自我与无意识的自我是镜像与水中的倒影。前意识与潜意识在意识层面沟通对话。梦境就是这个过程的缩影。参照灵魂向导。
但梦境只是一种最常见最安全的方式。沟通灵魂向导有不同的玄学方式。效果风险稳定性不同。但睡眠对每种生物而言都是必须的。修复肉体的同时治愈灵魂。是身心健康最基本的保障。
2024.12.21-18.10.53
记忆在内化后会被自我意识分层处理。
反复的记忆成为习惯。可以下意识地执行。也就是不经意地在后台完成。
琐碎的记忆被淡化遗忘。不重要的。无关痛痒的。没有注意的细节。被时间冲淡而忘记。
极致的记忆被无限深化。刻骨铭心的痛苦和幸福都被封存。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更加痛苦和更加幸福。
2024.12.21-18.24.04
还有些不愿面对的记忆。通常是第七八功能相关的部分。被有意识地忽略掉。藏到了潜意识中。但这种自欺欺人是注定不会长久的。更高位格的自我灵魂向导为了追求灵魂的完整。一定会用命运捉弄自己在人间的肉体。让其不得不正视这部分记忆。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根除灵魂的缺陷和事件的长远影响。
2024.12.21-18.29.14
既然刚才下意识地用到了下意识。就对应上意识。和之前的前潜有无意识做一下区分。
有意识和无意识强调自己知不知道。
前意识和潜意识侧重意识程度由浅入深。
上意识和下意识的区别在于是否经过有意识。但没有无意识那么严肃。
上意识肯定是有意识知道自己在做的事。而下意识是自己没注意就做了。但后来会意识到可以知道的事。无意识则是完全不知道的事。
2024.12.21-18.39.05
这样看来。在记忆的概念里。
从上意识到下意识是习惯。从下意识到上意识是克制。
从前意识到潜意识是遗忘。从潜意识到前意识是记起。
从有意识到无意识是失忆。从无意识到有意识是唤醒。
2024.12.21-18.47.34
回到我前几天一直在说的。
遗忘是最初的背叛。
遗忘是背叛的开端。
Si所代表的。初衷。本源。使命。积淀。
当这些都被遗忘的时候。也就失去了根基。背离了一切的起因和意义。背叛也就不可避免了。
而只有本质不变的灵魂。才能在忘记一切表象之后。仍然记得自己的实质。这便不是背叛。而是重新成为。
2024.12.21-18.58.46
为了读起来区分。叫深潜意识和前台意识好了。
2024.12.21
Comentá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