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声音 第九章 环境 · 历史:知道、事实、谎言、真相


第一节


历史——知道、事实、谎言、真相


我们活在谎言里。你不信?需要我的证明?可历史,又由什么来证明呢?考古吗?我们的生命是静止的。你又不信?可如果我们把历史看作标准,我们则永远活在历史的终点,生命于我们而言就是静止的,从未改变,难道不是吗?不是。因此,历史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谎言:我们活在谎言的终点——积淀着谎言,也编织着谎言——这就是“事实”。

在这里,如果我们忽略战争、忽略和平,忽略一切我们已知的历史,再谈历史;这剩下的部分,才是历史的真相,人类的事实。如果,我们来看人类的认识史,你会发现一个可笑的事实,那就是:人类的研究,甚至无法证明“人类所认识的已知,为事实”。当我们说“我知道”的时候,我们是如何确定自己的“知道”,是事实的呢?你所看到的是谎言,你所听到的是谎言,你所知道的一切都是谎言;因为谎言是一种环境,一种历史环境,在一个不能被证明为事实的历史发展中,所积淀下来的环境——我们身处其中,创造着历史,编织着谎言……你认为,这种说法是荒谬的,是不可信的;我认为,你的这种质疑是有依据的,但这种依据,是不能被证明的——因此,我要给你一个可以相信的提示,那就是:我们无法证明历史是事实,正如我们无法证明历史是谎言;因此,我们知道我们已知的历史,同时也在质疑我们已知的认识——这,就是“真相”。

至此,我们得出这一节中所有概念的含义;但在此之前,我需要先补充一段注释,以扫清语言符号可能引起的误解——这一节中,我们所提到的“认识”、“知识”,还有包括即将出现的“信念”,都与我的理论体系,即本书理念中,相同词汇所代表的实际涵义不同;这一节中的“认识”、“知识”、“信念”,直指学术哲学中普遍“认识论”或“知识论”的取义,认识等于知识,同广义上的理解无关;另外,由于英语中“知识”与“知道”作为名词时写作同一个单词,而“知识”与“知道”的实质含义并不相同,因此我们会将这两个概念分别定义。如此,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人类的研究,甚至无法证明“人类所认识的已知,为事实”——是语言的漏洞导致了概念的模糊,因此我们要重建整个理论体系,还原事实真相。

如此,我们得出这一节中所有概念的含义——

“事实”是存在的行为结果,其作为结果的状态都是客观的,与主动被动无关,与信念及证明部分相关。由于事实行为的“主体”可能是“主观的人为存在”,或者“客观的自然存在”;因此由“主观的人为存在”行为所导致的事实结果是“主观性结果事实”,而由“客观的自然存在”行为所导致的事实结果是“客观性结果事实”。

由此,“事实”包含了存在行为结果在信念与证明上的两个层次:“真相”和“表相”。

“真相”是无关信念的存在行为结果事实,即客观事实,但可拥有主动信念与被动信念,因此真相与证明有关且可以被证明;“表相”是有关信念的存在行为结果事实,其中客观性结果事实包含主动信念,主观性结果事实包含主动信念或被动信念,因此表相不能被证明或无需被证明。

“知识”是无法被证明为谎言的信念。因为知识的本质是信念,信念都是主观的,而真相事实与信念无关,表相事实与信念有关,因此知识与事实本身并无必然联系;也就是说,知识只是人类主观的信念,可能与事实重叠也可能并非事实,但因为人类无法将其证明为谎言,于是人类选择了或主动或被动地相信了知识,如“历史”。

“知道”是人类对存在的意识,其概念包含知识;与信念无关,与证明有关。主动知道被相信,被动知道被相信或被质疑,主动知道被质疑时成为“不知道”的一种可能性;可以被证明的知道为真相,无需被证明的知道为表相,不能被证明的知道为非事实。

“谎言”是人类主观意识行为结果中的非事实,即与客观事实相对的主观事实中的非事实。因为事实作为结果的状态没有主观的,所以主观事实的说法实质上是不成立的;我们在这里所说的“主观事实”,尤指“人类意识行为所虚构的事实”,即“非事实”,因此:谎言是主观事实与非事实的交集。

谎言与证明有关,这强调了谎言的两重含义:“谎言的内容”与“谎言本身”——“谎言的内容不可以被证明,而谎言本身可以被证明为谎言”,这是一个真相。

谎言与信念有关,这强调了谎言的两种可能性:“没有主动信念的主观性结果事实”是谎言,如欺骗;“获得了被动信念的拥有主动信念的行为结果事实”也是谎言,如蒙蔽。这其中,前者为“有预谋的谎言”,后者为“不知情的谎言”。

综上所述,我们得到以下几个推论——

第一:非事实与信念有交集,但不包含信念;信念是无需被证明的,非事实是不能被证明的。

第二:知识可能是事实也可能是非事实,知识可能是表相也可能是真相;也就是说,知识可能是谎言的内容、谎言本身,或者不是谎言。

第三:有预谋的谎言为确凿的谎言,不知情的谎言可被视为“不知道”的另一种可能性,即,谎言的制造者并不知道其所谓的知道其实是不知道。

第四:谎言被听到后成为知道的一种可能性,表相被看到后也成为知道的一种可能性;如此看来,不能被证明的表相在获得被动知道后成为谎言。

第五:知识有关信念,而知道无关信念;因此主动知道与被动知道取决于知道的方式而非信念,相信与质疑只是知道结果的两种可能性,信与不信,你都已经知道了。

第六:知识在被证明为谎言之后丧失信念本质,成为一种“知道历史”;“知道历史”作为一个整体可以是知识,其事实本身只是一种表相。

所以说,什么是历史?历史是知识的一种:我们知道我们所知道的历史,因为历史得到了我们主动抑或被动的信念;历史中的一小部分被证明为事实真相,历史中的其余部分暂时无法被证明为谎言——因此,历史的意义,在于探索未知的真相,还原真实的环境。

2016.03.07

2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心理成熟

概要 2024.08.11-17.40.57 第八功能Si。不仅代表着缺乏自省反思和使命感。或是记忆力不佳。 还有更加现实的一层含义。就是第八功能Si的人。都会经历一些不得不面对的过往。无法逃避也不能回避。 只有面对它解决它。才能彻底攻克第八功能。征服第七功能。...

性别匹配

概要 2024.08.04-18.18.34 性格和性别完全是两回事。 不是男性有女性的性格。女性有男性的性格。 而是人们的刻板印象普遍认为。感性关怀是女性的性格。理性果断是男性的性格。这完全是偏见。 事实上男性人格中也会有Si...

对立统一

概要 信任怀疑 命运缘分 2024.07.13-17.26.02 信任。生命个体之间。信念的初级状态。 当然都是正方向的。负面的信念。我不称之为信念。更多是猜忌怀疑。 意志是零。信念是正的。怀疑是负的。 所以怀疑与信念同等重要。如果没有怀疑。那么我从未开始思考。...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