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声音 第二章 教育 · 形态:教师、学生、素质、循环


第二节

形态 —— 教师、学生、素质、循环


在明确了抽象的教育理念之后,这一节我们开始讨论现阶段教育的具体存在形态——既然体制化的学校教育已经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那么怎样的教育,才是我们理念下教育的最佳存在形态?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的思路是:先要明确影响的使动者和被动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双方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品质;再以学校教育体制的漏洞为突破口,提出我们理想的教育形态。为了便于表达和理解,我们把后文中所有“影响的使动者”都简写为“教师”,把所有“影响的被动者”都简写为“学生”;但要明确,“教师”和“学生”在这里都只是教育两方面主体的代号而已,广义上可以分别涵盖“一切外在世界”和“一切内在的世界”。


那么,我们就先来明确教师与学生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此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师是一个永恒活跃着的动点,学生是这个点在其方向上的延伸;教师与学生在相互作用中,完成信息置换和智慧启发的循环,创造人类进程的推动力。我来解释这句话。


我们之前谈到,教育,就是要启发智慧的创造和传承——教师要给学生的,也就是这一点启发,对智慧对真理的执着与热爱,这是教师这一点在宏观上的意义;至于为什么教师是一个永恒活跃着的动点,这就涉及到教师在微观上的意义,这一点所包括的多种内涵:教师可以是现象可以是问题,也可以是任何存在或不存在的想法,但它的关键是不能够穷竭;教师必须要有源源不断的灵感去启发学生,这是教师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即使是作为影响使动者的外在世界、自然环境、生活细节也都是如此,因为世间万物都是在无穷的变化中存在的。


自然对人类的启发是客观而没有感情色彩的,怎样看待自然完全取决于个人的主观判断,然而,如果教师是一个拥有主观意识的人,那么单满足动点条件是不够的,因此我们又提出了“素质教育”的要求;请注意我所提出的素质教育,是针对人类教师而言的,为了便于理解和表达,后文中的“人类教师”简称为“老师”。我们对老师这一角色的素质要求,再为严苛都不为过,因为他们是人类未来的塑造者,他们本身的教育绝不能是畸形的;因此,我认为,老师除了要能够源源不断地启发学生之外,至少还应该具备以下两点素质——第一,忘我层次的独立人格;第二,博学专才慧眼识真。


“独立人格”,是我们对所有成年人的要求,对于老师而言,就显得更加基本了,因为我们的教育,第一步就是要立人,如果老师本身不能够自立,那么他又当如何去立别人;而我之所以要求老师需要达到“忘我层次”的独立人格,而非自我层次,是因为老师这一角色,本身就要求了一种奉献精神,要忘我地把生活的重心投入在他所从事的教育事业,由此产生足够的重心引力去收容他的学生;换言之,老师要拥有强烈的人格感召力去熏陶和培养他的学生,真心诚意地热爱教育热爱他的学生,并能够带着包容带着胸怀地去教育好他的学生;所以,老师应该是除精神领袖外,人格境界最为高尚的一类人。


在此之上我们要求老师,必须要做到“博学专才慧眼识真”。因为老师的职责是在启发学生的兴趣,所以在要求学生广泛地涉猎之前,老师本身必须要做到博学,对“教学知识”、“一般常识”和“时事科学”,都要有所了解;除此之外,要在一定专业的领域,显出卓越的才华,这样才能够用科学的方式,引导在相同领域有着浓厚兴趣的学生,进一步深入探索研究学习。作为老师的基本素质,“博学”与“专才”可以只取其一,我们理解人无完人,在有限的精力下,一个人很难做到既博学又专才,所以更为普遍的情况下,“启蒙老师”与“专业导师”并不是同一个人,但不论哪一类老师,慧眼识真的“洞察力”都是必须的;一位优秀的老师,应该善于发现学生的天赋和兴趣,为学生指明方向,并引导学生激发其前进的动力,他们应该不怀偏见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放大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坚持其独立的意志,并引领学生超越自己——这个“自己”,既是要鼓励学生超越自我,更是要鼓励学生超越他的老师。


好了,说完了“影响的使动者”一方,我们来站在“影响的被动者”这一方,提出几点作为学生所应该注意的问题,并解释“点在其方向上的延伸”这句话的含义。因为学生所代表的内在世界、影响的被动者,都是主观的人,且无时无刻不在接受外在世界的影响,所以,我们对学生提出的第一点注意,就是要形成正确的判断力和转化力——否则,人类社会将是不明是非、颠倒黑白、善恶相违、爱恨相背的,人们的意志将是脆弱不堪、承受不起半点打击的,也就自然不会存在征服蜕变后,优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对老师的人格素质要求,再为严苛都不为过;其次,作为学生,要长存好奇心、长存想象力,主动地探索智慧、追求真理、经常质疑;还有最重要的,就是要认识自己、坚持自己、实现自己、超越自己,去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并完成教育在人类进程中的循环,这便是我在之前所提出的,“教师这一点在学生方向上的延伸”,其本质,是一种影响力的持续循环和壮大。


为了进一步说明“影响力的持续循环和壮大”的过程,我们需要明确教育两方面主体之间的关系,并解释“教师与学生在相互作用中,完成信息置换和智慧启发的循环,创造人类进程的推动力”这句话;在这里,我们要把“教师”与“学生”两个代号还原为“影响的使动者”和“影响的被动者”,来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我们之前讲过,教育是一个人的内在世界同外在世界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就是影响的被动者和影响的使动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两方面教育的主体,相互接触相互融入相互交换相互反应,完成了信息在教育双方之间的置换,这是一种影响力的传递,正是这种影响力,启发了人类的智慧;而影响的使动者和影响的被动者之间,并不存在绝对关系,一部分影响的使动者或被动者,可能会在另一部分影响的使动者或被动者的世界中,扮演截然相反的角色,而影响的被动者也会随着成长的历程,转而主要担当起影响的使动者的角色;正因为影响的使动者与被动者可能同时存在于一体,且二者的角色也会随着历程的推进而相互转换,影响的使动者与被动者之间便必然地产生了一种“循环效应”;而这种循环效应,在教育启发智慧创造力的作用下,成为一种“进阶循环效应”,人类文明就在这种世代的积极循环中得以传承和发展,所以我们称这种教育为人类进程的“推动力”。


这一节我们深入地分析了教育的两方面主体,明确了二者各自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也阐释了此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教育和对人类文明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算是点明了我们理念下教育应有的存在“形态”,但更为准确地说,这只是一种理想的教育“状态”,而非具体的教育“形式”;所以,关于我们思路的另一半,理想教育的实现形式,我们放到下一节中继续展开。


2014.11.14

10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心理成熟

概要 2024.08.11-17.40.57 第八功能Si。不仅代表着缺乏自省反思和使命感。或是记忆力不佳。 还有更加现实的一层含义。就是第八功能Si的人。都会经历一些不得不面对的过往。无法逃避也不能回避。 只有面对它解决它。才能彻底攻克第八功能。征服第七功能。...

性别匹配

概要 2024.08.04-18.18.34 性格和性别完全是两回事。 不是男性有女性的性格。女性有男性的性格。 而是人们的刻板印象普遍认为。感性关怀是女性的性格。理性果断是男性的性格。这完全是偏见。 事实上男性人格中也会有Si...

对立统一

概要 信任怀疑 命运缘分 2024.07.13-17.26.02 信任。生命个体之间。信念的初级状态。 当然都是正方向的。负面的信念。我不称之为信念。更多是猜忌怀疑。 意志是零。信念是正的。怀疑是负的。 所以怀疑与信念同等重要。如果没有怀疑。那么我从未开始思考。...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