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声音 第四章 情感 · 内心:善良、博爱、敏感、理智

第三节


内心——善良、博爱、敏感、理智


在讲完抽象情感中相对更为贴近实际,更为具体的一部分之后,我们进一步来展开情感中更为抽象的另一部分;这一章我们关注人类的“心灵”,在此我愿意把它拆解成人类的“内心”和“灵魂”,分别在这一章的后两节中进行深入地分析;这一节我们首先来看,一个人内在的心灵,应该具备怎样的情感和质地。在此我们仍然要记得前面提到的两句话:一切源于爱,爱就是最纯粹的情感。这两句话我们后面会做出具体解释,但是由此我们引出了四个关键词:善良、博爱、敏感、理智——这是每个人的内心都应该具备的几种品质,我们来分别展开。

首先说“善良”,关于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的话题,人们已经辩论了几个世纪都不能说服彼此;因为事实是不能够用信仰或是传说来解释的,它需要真相的证明,所以我仍然用“正负零”的关系来解释这个问题:每个生命的起点都是零,没有善良或者邪恶,因为生命之初,人是不懂得什么是善良什么是邪恶的,这些都是随着环境随着经历随着成长随着认识,而被人类后天赋予的概念;人类的整个生命过程,赋予了人们关于善良与邪恶的感知,人们便会带着这种“已有的意识”,或者说这是一种“偏见”,来看待其它的生命;这种被渲染了的眼光,或者是正的或者是负的,取决于那些人的生命历程,但这种正负,无疑成为了构成其它零生命体的生命过程的一部分,成为它们的外在世界,影响着它们的内在世界,塑造出善良或是邪恶的生命形态,进而循环往复。由此我们可以说,善与恶在一定程度上只是概念的,而非实际的,既然善与恶在概念上有着一定的区别,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定义善与恶的应该是人类主观的理解;也就是说,一个行为条件引发一个结果,这是一个事实的陈述,没有善恶好坏,这个结果好与不好,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人的主观意识来判断的,这就是“理解”,我认为这个行为所引发的结果对我是有好处的,我就可以将其判断为善,而相同的行为在别人理解来看也许就是恶的,这里我们可以举一个非常具体而不局限的例子。

比如说你给自己做了一碗冰激凌放在桌上,我坐在你对面便理所应当地认为这碗冰激凌是你给我做的,于是我非常开心地拿过来吃掉了……好,就这件事,我们来分析:这里的行为是你做了一碗冰激凌放在桌上,结果是我拿过冰激凌把它吃掉——这件事让你感到不平的点在于,这碗冰激凌是你给你自己做的,而我认为你是为我做的,这是行为上的一重理解;而当这个行为的结果发生的时候,我吃了你的冰激凌,从我这边的理解是你这个人很友好很慷慨,而从你那边的理解是我这个人很无礼地抢了你的东西——于是我眼中的你是善良的,你眼中的我是邪恶的,这是相同行为相同结果,在不同理解下产生的善与恶在概念上的区别。现在问题来了,这件事的事实是:我吃了你做的冰激凌——你怎么办?这个例子让我想到另一句话,叫做“私有制是一切罪恶的根源”,这句话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是正确的,但它仍有局限我们后面会讲,这里要明确如果这个冰激凌并不属于谁,那么你吃或是我吃都不会有任何善与恶的分别;但是,从另一种程度来说,虽然物质本身可以是没有从属关系的,但劳动关系是不能断绝的,也就是说,这个冰激凌可以不是你的,但它是你做的这一点不能被否认,我吃了这个冰激凌,实质上吃的是你花在这个冰激凌上的劳动力,让你感觉到不平。那么,你怎么办?

从这个冰激凌的问题,我们引出了“善良”所包含的更多更深层的含义:任何宽容的、怜悯的、慷慨的、仁慈的、真诚的、真挚的、关心的、关怀的、不违背良知的行为,都可以被归为是善良的行为。对于一个理解上的无属性的行为或结果,我们给予它正面的反应,就会激发出正面的效应,让善良的一面主导;相反如果我们用负面的东西去回应,那么罪恶同样会产生并蔓延……但是,善良是有尺度的,这个尺度就是以不违背良知为底线,也就是说,良知是区别善良与邪恶的界线。这里我首先要区分“邪恶”与“罪恶”在实质与法律意义上的不同:邪恶是一种本质属性与善良相对,而罪恶是人类的主观判断,其本质为“罪”,判断依据为“法律”,所以并不是所有的“罪”都是“恶”的,所谓的罪,只是站在法律一方的一部分人,通常是多数人,认为某种行为有害于这部分人的利益,将其定为罪,如果我们站在犯罪者的心理和立场上看,很多罪其实都是情理之中的行为;所以后面讲到罪法的时候,我还要再次强调,道德和良知是完全可以取代法律和制度的,善良的感化和情理之中爱的传递,是非常值得宣扬的。

那么,既然良知是善良与邪恶的界线,良知的尺度又应该以什么为依据?我认为是事实。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回到冰激凌的问题上,看你怎么办?我吃了你做的冰激凌,这是事实,产生善与恶的关键,在于你我理解上的区别:现在我认为你给我做冰激凌很慷慨,你认为我抢了你的冰激凌很罪恶——如果你给我罪的惩罚,比如你打我一顿,那么我对你的认识,就会从慷慨变为小气;但如果你这次纵容了我,下次我还有可能把你做的冰激凌当做是给我的吃掉,你的不平就会加剧,你我之间的误解也会进一步加深,你的善良也会随之成为一种“伪善”……这种情况下,如果我是你,我就会选择向你坦白事实:这个冰激凌是我给我自己做的,我不介意你把它吃掉了,希望你喜欢,但是再有类似的情况,请征求我的同意——这是面对一件事,我们不违背良知底线,既不伤害对方也不委屈自己的解决方法:坦白事实。但除非另一种可能,你真的很慷慨很友好,不介意我吃掉你的冰激凌,你看到我吃得很开心,很感激你对我好,这种报偿使你得到的满足感,远多于你自己吃掉自己做的冰激凌的喜悦……这时候,我可以说,我看到了你我之间纯粹的情感:重视内心体验的交换多于物质的得失;这是我们在这里讲善良讲情感,所希望人与人之间都拥有的一种心灵关系,这是我们所说的“善良”。

一个人内心所应具备的第二点品质,就是“博爱”。我们之前讲过了亲情爱情友情,这些感情本身都很博大,但它们的爱很局限,局限于个人,局限于少数人之间的某种关系;这里我们讲博爱,就是冲出这种狭隘感情关系的局限,去“爱别人”、“爱世界”、“爱自己”,这也是我想讲的,关于博爱的三个方面。

所谓“爱别人”,就是带着善良的情感去广泛地面对每一个人,这种善良,就是我之前所说的“已有的意识”,或者叫做“正面的偏见”;因为这个时候,我们每个人都是其余每个人的外在世界和影响,我们带着正面的情感去影响,所产生的情感也就是正面的;对那些和我们关系不大,或者完全陌生的人来说,这种博爱就是善的影响,是一种人文环境的熏陶,是我们内心情感的丰富和满足。“爱世界”,就是要我们去爱自然爱生命,去关注这世界上的每一个存在,将存在融入自己的意识,融入我们的情感;我们对世界的观察和好奇心,我们对动物植物的呵护,我们对阳光雨露的向往,甚至我们对一些物件的情感,这些都是我们爱世界的表现。但我为什么要强调,“爱自己”也是一种博爱,是因为一个人只有爱自己,才会懂得如何去爱别人爱世界;一个人只有爱自己,才会去爱智慧爱真理,在求索的道路上不断完善自己,将自己的情感升华,从而进一步懂得人间大爱,懂得如何去爱别人爱世界,这就是我们所讲的“博爱”。

下面我们来说“敏感”,与之相类似还有一个词叫做“敏锐”,这两个词都可以与“麻木”、“冷漠”一类的字眼相对,我先来解释一下这两个词的区别:敏感强调的是一种,对其它有主观意识生命体的,抽象内在世界反应的强“感知力”;而敏锐所强调的是一种,对具体外在世界,更为尖锐深刻的“洞察力”。一个人对其它生命体内在世界的感知力,是由其内心对外物刺激的接收和回应能力来决定的;而一个人对外在世界的洞察力,则是要通过思维和判断来最终确定的。前者抽象而后者具体,前者偏感性而后者偏理性;所以在这里,我们讲“内心情感”,我想要强调的,还是“敏感”多一些。

我们前面讲博爱,讲爱自己爱智慧爱真理会教给我们如何去爱,理念是其中的一部分,而感知是另一部分;只有我们的内心足够敏感,我们才会懂得如何用正确的方式去爱。我们都知道,很多时候我们自己非常欣赏非常喜欢的东西,别人可能根本不以为然,这就好像我们用自己的方式去爱别人爱世界,可能反而会被伤害,因为我们爱的方式不被接收;敏感的人,是必然会被伤害的,而且越是敏感的人,可能被伤得越深,所以我在这里就更要强调,每个人的内心都应该具备敏感的品质——因为敏感,我们才能察觉到别人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向我们传递情感;因为敏感,我们才会知道应该用怎样的反应去回应别人的情感;因为敏感,我们才尝到了被伤害的滋味因而学会不再去伤害别人;因为敏感,我们才懂得了在别人受伤害的时候要给予情感上的安慰和呵护……这些东西,都是人们心与心之间所传达的感知;我们要敏感,首先是要感受得到,进而知道如何用适当的方式去回应,以达成新的感知,如此传递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我想强调的最后一种内心品质,就是“理智”;这是最难得的,因为它要求了心灵与头脑之间的协作和共识。我们之前就说过,情感是没有理智的,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在此强调,理智的情感是最难能可贵的呢?这是因为,情感在很多情况下是直觉上的需求,灵魂的契合,而人们感情用事,往往是不经过大脑的一时冲动;这同没有理由的爱不一样,因为没有理由的爱出于纯粹的情感,即使理智地经过头脑,也不会产生分歧,而冲动不是——冲动是一种行为,在这种行为下也必然产生一种结果,而冲动行为产生的结果作为客观的事实,必然要经过我们主观意识的判断;但请注意这时候做出判断的,是我们的头脑而不是我们的心灵,很多时候我们情感冲动的结果,是会被思想判定为恶的,为了避免这种恶的产生,避免我们事后的歉疚和懊悔,我们要求每个人的情感都应该是有理智的,在行为之前做出判断,最大程度地避免负面结果的产生。我说最大程度地避免,意思是我们不可能完全地避免,因为在一些极端情况下,人们的情感是根本不会受任何因素限制的,再理智的人都有可能因情感到达一定程度而做出不理智的事;因此我们只能说最大程度地避免,这个程度取决于一个人对情感的承受能力,和这人理智冷静用思维去判断的心理素质——换言之就是一个人在特定情况下,心灵与头脑之间协作达成共识,做出适当行为反应的能力;这种能力越强,这个人的内心就越强大越有力,遇事镇定顾全大局,更能够用长远的眼光解决现实的问题,使事情更趋向于自己的情感去发展。


2014.12.13

3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心理成熟

概要 2024.08.11-17.40.57 第八功能Si。不仅代表着缺乏自省反思和使命感。或是记忆力不佳。 还有更加现实的一层含义。就是第八功能Si的人。都会经历一些不得不面对的过往。无法逃避也不能回避。 只有面对它解决它。才能彻底攻克第八功能。征服第七功能。...

性别匹配

概要 2024.08.04-18.18.34 性格和性别完全是两回事。 不是男性有女性的性格。女性有男性的性格。 而是人们的刻板印象普遍认为。感性关怀是女性的性格。理性果断是男性的性格。这完全是偏见。 事实上男性人格中也会有Si...

对立统一

概要 信任怀疑 命运缘分 2024.07.13-17.26.02 信任。生命个体之间。信念的初级状态。 当然都是正方向的。负面的信念。我不称之为信念。更多是猜忌怀疑。 意志是零。信念是正的。怀疑是负的。 所以怀疑与信念同等重要。如果没有怀疑。那么我从未开始思考。...

Comments


bottom of page